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伤寒论讲解倪海厦视频,以及倪海厦伤寒论视频全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倪海厦版伤寒论的前世今生,解读经方(附)中医的问诊十个法则
- 2、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0)
- 3、中医养生课都学到了什么
- 4、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六)
- 5、《倪海厦伤寒论经方使用说明书》---四逆散
- 6、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二)
倪海厦版伤寒论的前世今生,解读经方(附)中医的问诊十个法则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由汉唐中医倪海厦在2006年始写。 经方是指在伤寒论和金匮中所使用的处方,其源头已不可考,有多种说法。 医圣张仲景是继承经方,并且将经方条辨化的第一人,他采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辩证的方式来发扬经方。
这很正常。每个人对经方的领悟都不一样,结果到运用肯定不一样,百家争鸣更利于中医的发展!何况倪老师这种牛人,你看他对神农本草经的解释,非常独到!中医是全科学,有任何一个支节你领悟的不透,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在《伤寒论归零》中,倪海厦对这一条文做了深入剖析,指出临床中,即使处方和方法正确,病状未解,也可能是其他问题作祟。这种情况下,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智慧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伤寒论》条文的准确理解,是判断正误、分辨是非的关键,也是真正中医学习者的基础。
倪海厦说经方一两是75克。倪海厦老师是台湾人,台湾一钱等于75克,所以倪师一钱等于4克(75克),二钱等于8克(5克),三钱12克(125克),4钱等于15克,5钱等于18克(175克),六钱等于24克(25克),一两等于38克(35克)。
张仲景这条辨没写脉证,一般来说,伤寒病在表,抵抗出来和病毒相抗,脉浮且紧,”浮“代表”表“,”紧“代表”寒“,所以麻黄汤证需解表发汗。如果只有脉浮紧才用麻黄汤,张仲景早就写在里面了。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0)
以正确度来说,狭义的是比较正确的。因为一个人咽喉会干,如果以中医古方派伤寒论的逻辑角度去分析理解,咽喉干燥的第一个理由就会指向少阴不足。虽然我们的三阴经都支撑喉咙,但是少阴是最关系到少阴的。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原文解释:经常流鼻血的人,若用发汗法,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症状。 “衄家”指经常流鼻血的人,不宜发汗。若额上天仓位置凹陷,表明三阳经血虚。
“伤寒”两字来源于《难经》第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热病,有湿热。”这五种病全部来自伤寒。冬天主收藏,这是冬天的性,气候是冷的,这是正气,即正常的气候,若是得到寒症,是正气时得到的病,是伤寒。
伤寒论第105条辨: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中医养生课都学到了什么
1、中医养生保健主要研究中医学、营养学、中医养生保健、健康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中医养生保健与中医疗养调理等。例如:中医推拿、按摩保健,中医针灸、刮痧调理,亚健康的检测与调理,药膳的制作。
2、食疗与营养 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医养生保健,需要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理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此外,还会涉及一些滋补药膳的制作方法。中医操作技术 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操作技术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3、中医养生保健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营养学、中医养生学、中医饮食保健学、中医运动保健学、中医传统气功养生学、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人们可以了解如何通过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来评估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与调理计划。
4、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上述基础课程,还包含了专业核心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情志养生、中医饮食保健、中医传统气功养生、中医运动保健技术、中医养生适宜技术、人文环境养生、实用现代保健技术等。这些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中医养生理论的理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健康保健技术。
5、培养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与中医养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自然科学素养的高级中医养生医学人才。例如: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防护等工作。
6、中医养生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涵盖了中医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中医养生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中医药膳食养学、中医健康评价、中医养生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等内容。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六)
伤寒论第62条辨: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太阳病用发汗法以后,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发了汗,身体还在痛,按道理来说,伤寒的时候,因为寒束在表上,所以身体会痛。
太阳病篇第62条辨证:发汗后,若身体疼痛,脉象沉迟者,宜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在太阳病治疗中,若患者经过发汗后仍感身体疼痛,且脉象呈现沉迟之象,此为发汗太过,伤及津液,导致孙络干燥,从而引起疼痛。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栝蒌根四两、牡蛎二两、甘草二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黄芩是根据柴胡来开的,只要有热,从胃上面发上来的,有两种,石膏和黄连、黄芩,这两种都是去热的。
《倪海厦伤寒论经方使用说明书》---四逆散
1、四逆散的组成:本方由炙甘草、炙干的枳实、柴胡和芍药各十分组成,捣碎筛过,用白开水调和,每次服方寸七,每日三次。 四逆散的适应症及加减法:针对不同症状,有所乎闭增减:- 咳者,可加五味子和干姜各五分,适用于下利症状。- 心悸时,加入桂枝五分,以平衡心脏。
2、一个月。根据查询寻医问药网显示,四逆散是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效,一个月为一疗程。四逆散方出自《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及甘草四味药组成。倪海厦是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中医,是中医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
3、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 6克 枳实 6克 芍药 6克炙甘草 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4、. 理解药材的药性对于中医开方至关重要。当读伤寒论或金匮要略时,能够迅速识别并应用适当的方剂,如四逆散。1 在治疗腹满时,无论实证还是虚证,常加入厚朴。对于卧起不安,加入枳实。心烦时,则加入栀子。这样,病人能够得到改善,睡眠质量也会提高,这些都是治疗过程中的补救措施。
5、胃寒用吴茱萸,肺寒用干姜。4 肾阳不足致水饮凌心,使心跳加快,需用炙甘草,但水肿病人忌之。4 麻黄无桂枝时,作用在肺上,有桂枝方可走表,将皮肤打开。4 防己、茯苓祛三焦水。
6、胃寒用吴茱萸,肺寒用干姜。4肾阳不足致水饮凌心,使心跳加快,须用炙甘草,但水肿病人忌之。4麻黄无桂枝的时候,是作用在肺上面,有了桂枝方可走表,将皮肤打开。4防己、茯苓祛三焦水。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二)
1、伤寒论第97条辨证:若患者服柴胡汤后感到渴,表明病邪传入阳明,需依法治疗。原文解释: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若出现口渴等阳明证候,说明病情已转变为阳明证,治疗时应依照阳明证的治疗原则进行。分析病例,有的患者原本表现为少阳证,给予柴胡剂治疗。然而,在药物熬制过程中,患者可能已转向阳明证。
2、伤寒论第107条辨: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文解释】太阳伤寒,病至八九日,若误用攻下法,病人可出现胸闷、心烦、惊惕、小便不畅、胡言乱语、全身沉重、不能翻身等症状,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3、伤寒论第107条辨: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文解释】外感太阳伤寒,经过了八九天,医生误用了攻下之法,病人出现胸部胀满、心情烦躁,容易惊惕不安、小便不通畅、胡言乱语、全身沉重、身体不能转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
关于伤寒论讲解倪海厦视频和倪海厦伤寒论视频全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