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18视频笔记(倪海厦伤寒论18集腾讯视频)

希望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倪海厦伤寒论18视频笔记,以及倪海厦伤寒论18集腾讯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三)

1、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2、伤寒论第117条辨: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原文解释】用烧针的方法以发汗,针刺的部位受到寒邪侵袭,发生红色核块的,必然要发作奔豚。

3、伤寒论第121条辨: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如果吐产生了,太过的时候,有什么现象呢?因为吐太过了,胃的津液伤到了,胃太干燥了就化成热,化成虚热往上走,病人就会烦燥,这也是可以用大半夏汤

4、学习经方必须学好六经辨证法则,张仲景用“言简刚中”的条辨来简化归纳,简明扼要有条理,但让后人看不懂。倪海厦老师为此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逐条解读,让经方被后人易懂会用,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因为经方都能一剂中的,立竿见影。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八)

伤寒论第103条辨: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原文解释】太阳病,邪传少阳十多天,医生反而多次攻下,又经过四五天,若柴胡症尚存的,可先给予小柴胡汤治疗。

伤寒论第113条辨: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原文解释】病的征象像太阳伤寒症,但脉搏不弦紧反而弱,并且出现口渴,这不是太阳伤寒症而是温病。若误用火攻,火邪内迫,就一定会出现谵语等变症。

学习经方必须学好六经辨证法则,张仲景用“言简刚中”的条辨来简化归纳,简明扼要有条理,但让后人看不懂。倪海厦老师为此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逐条解读,让经方被后人易懂会用,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因为经方都能一剂中的,立竿见影。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伤寒论第107条辨: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文解释】外感太阳伤寒,经过了八九天,医生误用了攻下之法,病人出现胸部胀满、心情烦躁,容易惊惕不安、小便不通畅、胡言乱语、全身沉重、身体不能转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二)

伤寒论第97条辨: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原文解释:当病人服了小柴胡汤以后,出现口渴欲饮等阳明见症的时候,表示病已经转属阳明证了,治疗的时候,必须按阳明证的治法来进行治疗。

伤寒论第107条辨: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文解释】外感太阳伤寒,经过了八九天,医生误用了攻下之法,病人出现胸部胀满、心情烦躁,容易惊惕不安、小便不通畅、胡言乱语、全身沉重、身体不能转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二)

阳和阴本来是相互搭配得很好的,当阴一伤到了以后,阴亏损,阳就往上冲,一冲到头上,就变成了眼睛直视,不能合起来。在《伤寒》和《金匮》里面,最能协调阴阳的就是桂枝汤。因为阳虚而血少,使得卫气不行于阴,阴阳不相合作,于是失眠不寐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原文解释:经常流鼻血的人,若用发汗法,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症状。 “衄家”指经常流鼻血的人,不宜发汗。若额上天仓位置凹陷,表明三阳经血虚

伤寒论第105条辨: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如果病人有里寒,再给他发汗,一发汗,胃里的那点食物不动了,我们用的汗剂是解表用的,病人有里寒,有里寒不能用汗剂,用去里寒的药,结果误用了发汗的药。

倪海厦伤寒论18视频笔记(倪海厦伤寒论18集腾讯视频)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其中西化内容直接无视就行了。教材可以用第五版(上海科技出版社)或者新世纪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不要用第六版和人卫版。另外针灸、内经、伤寒论、金匮都可以用第二版教参来代替课本(人卫社)。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0)

伤寒论第105条辨: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阳和阴本来是相互搭配得很好的,当阴一伤到了以后,阴亏损,阳就往上冲,一冲到头上,就变成了眼睛直视,不能合起来。在《伤寒》和《金匮》里面,最能协调阴阳的就是桂枝汤。因为阳虚而血少,使得卫气不行于阴,阴阳不相合作,于是失眠不寐。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原文解释:经常流鼻血的人,若用发汗法,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症状。 “衄家”指经常流鼻血的人,不宜发汗。若额上天仓位置凹陷,表明三阳经血虚。

关于倪海厦伤寒论18视频笔记和倪海厦伤寒论18集腾讯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站所有数据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请联系站长修改,侵权的请联系删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