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内经倪海厦笔记77集(倪海厦黄帝内经讲义笔记)

希望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皇帝内经倪海厦笔记77集,以及倪海厦黄帝内经讲义笔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七)

伤寒论第81条辨: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什么叫旧微溏?就是病人平素大便都有一点点溏薄的意思。【原文解释】:凡是使用栀子豉汤,若平素病人大便稀溏的,应禁止使用。

麻黄汤是摸病人的身体很烫,但是病人感觉冷,脉很浮。这个恶寒是摸病人身体是冷的,病人还怕冷,人在很虚的时候,血不足的时候都会怕冷。这时候用附子壮阳,因为他阳虚

当病人有里寒的时候,就会用到生附子,也只有生附子可以去里寒,在用生附子的时候,刚开始可以少用,例如用8克,看病人的情况,可以慢慢的往上加,12克,16克这样加上去,煮生附子的时候至少要煮一个小时以上。

倪海厦弟子施合一现在在正安中医深圳福田店坐诊。施合一,男,台湾籍,倪海厦弟子,中医学博士,正安文化特邀讲师,正安中医馆坐诊医师。

伤寒论第114条辨: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原文解释】太阳病,治以火熏的方法,未得汗出,病人必发生烦躁,经过六七日,病如果仍未解除,可能发生便血。

倪海厦针灸入门教程

1、倪海厦针灸入门教程如下:倪海厦针灸大成视频(78集);配合教材:《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倪海厦神农本草经视频(39集);配合教材:纪倪注神农本草经。

皇帝内经倪海厦笔记77集(倪海厦黄帝内经讲义笔记)

2、针灸导引法:穴名带“山陈沟谷”甜食吃着是甜的,吃下去消化的物质是酸的-木-克土,对脾不好 厚味入血分,薄味入气分。

3、长强穴:主治痔疮。 长强穴是足少阴、少阳之会。长强穴下针采用斜刺。下针不用太深,一寸左右。内痔是先血后便。外痔是先便后血。针、灸或中药都能治。

4、倪海厦老师是针药并用的中医大师,不仅理论造诣很深,而且具有几十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经他治愈的疑难杂病患者不计其数,享誉海内外中医界。下面摘录他在《针灸大成》课上讲解“合谷穴”用法的一段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5、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小腿两个骨头联系的正中点,即丰隆穴,丰胸很好。针灸要美容时要做疗程隔天扎针。 丰隆穴是导痰穴。针扎到丰隆穴,左右转捻针气到了后,针慢慢起来,只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针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1、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2、伤寒论第68条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原文解释: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3、如果病人有里寒,再给他发汗,一发汗,胃里的那点食物不动了,我们用的汗剂是解表用的,病人有里寒,有里寒不能用汗剂,用去里寒的药,结果误用了发汗的药。

4、伤寒论第83条辨: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原文解释:病人咽喉干燥的时候,不可以用辛温发汗的方法。咽喉在《黄帝内经》里面,是三阴之会。我们人体有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八)

伤寒论第68条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原文解释: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一七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之后,不可以再吃桂枝汤,这是经方的原则。 因为已经被攻下,肠胃津液没了,再开桂枝汤,津液会一伤再伤。

当病人有里寒的时候,就会用到生附子,也只有生附子可以去里寒,在用生附子的时候,刚开始可以少用,例如用8克,看病人的情况,可以慢慢的往上加,12克,16克这样加上去,煮生附子的时候至少要煮一个小时以上。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关于皇帝内经倪海厦笔记77集和倪海厦黄帝内经讲义笔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站所有数据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请联系站长修改,侵权的请联系删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