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倪海厦祛湿笔记分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倪海厦祛湿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七)
现在有很多的病都属于情志病,手抖→心在颤,情志病,很容易伤到心。
当病人有里寒的时候,就会用到生附子,也只有生附子可以去里寒,在用生附子的时候,刚开始可以少用,例如用8克,看病人的情况,可以慢慢的往上加,12克,16克这样加上去,煮生附子的时候至少要煮一个小时以上。
经方里有一个很有名的 甘草附子汤 ,桂枝20克,白术12克,炮附子12克,炙甘草12克,如果病人会抽筋,炙甘草可以用到20克或者是25克都没问题,抽筋得很厉害甚至可以用到40克。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手脚都是冰冷,首先想到的就是四逆汤,当我们开了当归四逆汤下去,一点效果都没有,就像是石沉大海,又开四逆汤下去,还是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生附子用到30克了,就不敢再用了,但是病人还是冷。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四)
伤寒论第109条辨: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原文解释】 患伤寒病,发热,啬啬然厌恶风寒,大渴而想喝水,病人必定会感到腹满。
张仲景把黄帝内经的第31篇热论归纳起来,把它分成六经辨证。开始犯表,表就是太阳,太阳寒水保护我们不会丧失体温,寒水位于皮里,正常状态是不断更新代谢。若伤寒,旧水停于此,则不代谢。
伤寒论第118条辨: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论第 99 条辩: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辛甘发散,阴:酸苦涌泄,例如 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 。
这个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个方剂,但在伤寒金匮里面,有百分之六十都是用桂枝汤来作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调合阴阳的第一方,张仲景把桂枝汤这个方剂归经归到了太阳,专门用于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三六)
伤寒论第120条辨: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伤寒论第111条辨: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
按《伤寒论》原文来讲,三阳证无死证,只有失治才会进了入三阴证,三阴证才有死证。反过来,从三阴证治到三阳证,代表病在退,越治越好。从三阳证治到三阴证,代表病在进,越治越坏。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二二)
中医判断很简单,病人只要晚上一到三点,不能入睡,那就可以告诉她乳癌已经移转为肝癌了,如果是三到五点不能入睡,那就是移转到肺了。如果一到五点都不能入睡,那就移转到肝肺了。
产生的热就不够,这个时候就会用到生附子,生附子里面有乌头碱,如果说直接把生附子吃进去,乌头碱会立马把心脏麻痹,造成心脏停止,那么反过来说,也就是说附子可以直达心脏。
不可能的。就算暂时控制住了,过一段时间又来了,因为环境没有改 变,病的“因”没有去掉。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五)
伤寒论第110条辨: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生子。也就是说在古时候,女子十四岁来月经,男子十六岁,精气盛,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伤寒论第100条辩: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倪海厦祛湿笔记分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倪海厦祛湿方、倪海厦祛湿笔记分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